问答专题图片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这种类型的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优缺点
日期:2016-03-09 14:38:34       提问者:134****1430

134****6996

2016-03-09 14:39:18

保障房建设质量令人堪忧

保障房本是一项惠民工程,承载着众多低收入者的住房梦想。然而,随着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人物收官,反映在保障房上的各种乱现象也层出不穷。除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外,各地频频爆出保障房质量问题,尤其令人堪忧。

作为中央政府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保障房质量关系到千千万万中低收入群众的福祉。由于保障房利润空间有限,刨去税费、土地成本和资金成本等,建设单位只能获得微利,其难免在购买建筑材料、施工标准等环节上动手脚,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项目匆匆上马,更是埋下了质量隐患。这就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当好保障房的“看门人”。

法律制度不健全,保障薄弱,欠缺执行力

虽然我国住房保障行政部门连同其他相关部门在制定保障安居工程的相关政策规定上不断完善。但是,这些条例主要是在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总体操作规范和禁止事项上加以阐述,却将具体的细则的制定寄望于积极性不高的地方政府和部门,由于地方对保障房的认识不足,缺乏行动意愿,所以大打折扣,在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上怠于行使,再加上中央问责机制不健全,政策文件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也未详细列明。所以,法律的空缺为地方怠于建设保障房、违规建设保障房、滥用保障房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缺乏有效的公开机制和社会监督,侵犯社会公平

保障房制度实行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开机制和社会监督,信息的不对称十分严重。一是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占有保障房资金的使用和土地如何开发的完全信息,而公众却难以得到这些信息,导致政府部门不法人员谋取私利,损害社会公民的利益。二是政府和申请保障房的个别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目前政府执法能力和数据库信息技术有限,无法掌握家庭财产明细或付出高成本去搜寻这些信息不可行,造成政府和个别申请者之间信息的完全不对称。这些都会侵犯社会公平。

更多回答>>

相关问答